“通過這次黨史學習教育宣講活動,我深深地了解到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,,離不開老一輩革命家不怕犧生、難苦奮斗的精神,。作為習近平新時代的共產黨員,我要學習他們吃虧奉獻的精神,,更好為人民服務,,讓群眾能早日脫貧,實現鄉(xiāng)村振興,!”面對濮陽市電視臺的采訪,,來自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馬莊橋鎮(zhèn)趙家村支部書記趙玉甫認真的談著體會,,剛剛參加完百年黨史百姓宣講團宣講會的他難掩激動。
“今天的宣講會生動展現了冀魯豫邊區(qū)老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,,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群眾路線,,一切為了人民的宗旨信念和政治風貌,讓我感受至深,,身為黨的基層干部,,我會對照基層工作實際,總結經驗,,繼續(xù)認真學習黨史,,不忘初心的向組織靠攏。”一位馬莊橋鎮(zhèn)機關干部聽完宣講會后表示,。
河南省著力把本地紅色資源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,,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底蘊,策劃實施一批接地氣,、能落實,、可操作的抓手和載體。而位于清豐縣雙廟鄉(xiāng)單拐村的冀魯豫邊區(qū)革命根據地舊址就是河南省愛國教育基地,,在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曾經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最大的平原根據地,,在抵御外來侵略、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中,,這里的民軍做出了不朽的貢獻,。
4月26日,在馬莊橋鎮(zhèn)綜治中心展開百年黨史百姓宣講團濮陽市清豐縣馬莊橋鎮(zhèn)宣講報告會——傳承弘揚冀魯豫精神宣講會,。清豐縣原文化旅游局局長,、冀魯豫邊區(qū)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館黨史研究員劉章順分別從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”“眾志成城,,共御外辱的大局意識”“百折不撓,,愈挫愈勇的民族氣節(jié)”“心系百姓,改善民生的骨肉親情”生動展現了老共產黨人的崇高信仰,,他們或者平凡,或者偉大,,卻無一不是為民所想,,為民所為,他們詮釋了什么叫做奉獻,、什么叫做真正有意義的人生,、什么叫做真正的共產黨人。他的生動講解使我們心潮澎湃,,引來了陣陣掌聲,,在場觀眾被革命先烈,、時代楷模的感人事跡深深鼓舞。
冀魯豫邊區(qū)冀魯豫邊區(qū)史連著中國革命歷史,,它譜寫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,、不屈不撓的的民族精神,記載著邊區(qū)人民的堅強,、堅韌和光榮,。這是一曲催人奮進的歷史高歌,這是一座中國共產黨人和冀魯豫邊區(qū)人民的精神家園基地,,激勵每個黨員干部以弘揚冀魯豫邊區(qū)精神為動力,,進一步深化對黨的群眾路線的認識,更加自覺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,。
自黨史學習教育工作開展以來,,馬莊橋鎮(zhèn)高度重視,持續(xù)加強黨性教育,、加強理論學習,、加強實踐鍛煉,突出“三個到位”:精心安排部署,,確保組織到位,;豐富教育內容,確保學習到位,;創(chuàng)新方式方法,,確保落實到位。通過邀請專家授課,、組織參觀學習,、觀看專題影視片、召開研討座談會等形式,,開展革命傳統教育,,提升黨性修養(yǎng),同時,,充分發(fā)揮新時代文化廣場和鄉(xiāng)村大喇叭作用,,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、深入基層,、深入人心,。